请扫码登录

河北:4万余家企业修复信用获“重生”

【新闻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25】 【阅读次数:372】 【打印】

近日,因失信而寸步难行的石家庄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次重整旗鼓再出发的“重生”机会——随着企业失信信息被法院和政务服务部门从失信“黑名单”中删除,信用得到修复,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信用修复,是基于法院协调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解除全部或部分强制措施。

这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年利税曾过千万元,而且有订单、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企业自2017年出现资金短缺情况,无力偿还欠款,之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取得政府资金支持等18个方面受到限制。2023年9月,公司负责人主动联系法院,希望给企业一次机会。

法院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指导企业制定偿债方案,并带债权人到企业参观,了解其发展前景。最终,债权人同意以企业盈利逐步偿还债务。该企业则保证,只要能够正常生产经营,3至5年内清偿全部债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河北省法院持续强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管理,着力构建“失信必惩戒、信用可修复、守信有激励”的执行诚信治理体系,2017年在全国率先与省政务服务部门建立失信数据库连接,实现了各联合惩戒实施部门与政务服务部门数据共享。

目前,对于符合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已执行完毕等情形的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和政务服务部门3天内可将其失信信息从失信数据库删除。

此后,失信被执行企业的联合惩戒按相关规定被解除,其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随之恢复。

今年年初,全省法院开展失信惩戒专项整治行动,将严把失信名单“入口关”作为重点。对失信行为与确无履行能力情形进行严格区分,全面核对身份信息,确保失信惩戒措施准确无误处罚到应处罚的失信被执行人,杜绝“一纳了之”。

另据了解,河北省法院对于有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意愿但还没能力解决的企业,则会根据个案情况给予一定失信宽限期,期内可暂不纳入失信名单,帮助这些“诚实而不幸”的企业造血再生,督促他们自动履行义务。

去年以来,河北省4万余名企业法人被移出失信“黑名单”。全省法院对照信用修复的相关规定,及时删除相关企业失信信息,让他们尽快重新回归正常生产经营轨道。

河北省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与各联合惩戒实施部门充分沟通,探索和推广更完善、更便利的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措施,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