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是保护信用主体权益的重要工作。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和扬州疫情期间,省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信用修复时效,全力帮助企业尽快重塑信用、消除影响。
一、提升协同修复服务力度,全年修复量显著增长
自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省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共办理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申请77738件,其中,修复50787件,拒绝26951件。日均修复139件,日均量比去年提升219%。修复通过率提升10.27%。
从月度办理情况来看,申请量与修复量呈现正相关。2月份(含春节假期),申请数量最低。2月起,国家开展“双十”专项治理行动,先后下发两批专项治理名单。受此影响,3月办理量急剧增长,环比增加746.3%,修复量环比增加828.5%。
此外, 1-11月信用修复办理通过率均维持在60%以上。8月份通过率70.69%,达到全年峰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办理量骤增至全年峰值的3月份,办理通过率依然上升至68.97%,位居第二(见图1)。
图1 2021年1-12月“信用中国”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月度办理量与通过率图(单位:%)
二、法人信用修复有序开展,自然人信用修复逐步启动
1、法人信用修复有序开展
除信用中国协同信用修复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共接到企业或设区市信用部门提出的仅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中进行社会法人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的主动申请118条,申请量同比减少331.4%。主动修复申请主要集中在盐城、常州、镇江、淮安和扬州等地,以上5个设区市“信用江苏”信用修复申请数量之和占全省总数的76.27%(见图2)。
图2 2021年1-12月仅在省平台社会法人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申请地区占比图(单位:%)
2、自然人信用修复意识增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办理8个设区市发来的自然人信用报告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申请29件。从行政处罚机关归属地来看,南京市13件,泰州市4件,徐州市、宿迁市各3件,盐城市、扬州市各2件,常州市和淮安市各1件;从行政处罚领域来看,交通部门的处罚13件,卫健部门的处罚9件,市监、城管和住建部门的处罚各2件,应急部门的处罚1件。
三、企业维护信用意识增强,信用修复社会认知度提升
协助“信用江苏”网站办理留言答复工作。2021年,协助“信用江苏”网站编辑部答复了“留言板”版块9个信用修复相关的留言提问,同比下降18.18%。
按要求做好企业来电内容记录工作。2021年,记录192个企业来电,同比下降19.27%,其中咨询信用修复相关内容的来电约164个,占比同比上升36.95%,企业的信用管理意识与修复积极性正在提升。
规范做好12345工单办理工作。2021年,在内网办结2个信用修复相关的12345工单。
信用修复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提升。当前,信用修复工作正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社会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提升。广大市场主体也正在积极运用信用修复制度维护自身权益,共建信用社会。
2021年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共获得企业感谢信1封、锦旗1面,企业对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帮助其在短时间内完成信用修复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