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个人信息被卖给商家 中奖概率可设置成零!各大互联网平台抽奖成“诱饵”

【新闻来源:城市商报、诚信苏州综合整理】 【发布日期:2018-12-03】 【阅读次数:90】 【打印】

临近年终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优惠活动,除了发放优惠红包和各种类型的满额返利之外,抽奖活动也备受欢迎。


然而由于平台套路多、监管不到位虚假宣传、抽奖猫腻等现象频频出现,不少网友不仅没当成中奖的“锦鲤”,反而咬了不法平台和商家的“诱饵”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合法权益被侵犯。

个人信息频被套

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她在“双11”期间参加了不少购物平台的线上抽奖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需要填写手机号和微信号才能获得抽奖资格。“本来以为,抽奖平台是为了能够及时通知到中奖者,才收集参与抽奖网友的联络方式。所以,我没多想就直接填了。”

不想之后几天,这位网友频繁接到推销产品的骚扰电话和短信,“推销的产品和参加抽奖活动的奖品是一样的,这样我不得不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直接被平台卖给了商家。”同时她也担心,个人信息还可能被泄露给了不法分子,增加遭遇电信诈骗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平台泄露参与抽奖用户的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建议广大网友在参与网络抽奖时,要看好钱袋子,不要盲目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要树立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安全消费的理念。

虚假宣传为“圈粉”

今年10月,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宣称“寻找杭州锦鲤,100家霸王餐免费送”的公众号文章刷屏。文章中列出长长的奖品清单,但有网友按照清单找到部分商家求证时,有些商家表示没有接到这个抽奖活动的邀约。

刘俊海表示,公众号的这种做法,给消费者造成了参与活动商家众多、中奖商品琳琅满目的假象,实际上却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夸大、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权。还有部分微信公众号为了给自己“圈粉”,假借他人名义设置抽奖活动。

刘俊海建议:针对虚假宣传及以“圈粉”为目的的抽奖活动,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消除监管盲区,依法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市场准入、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权限,激浊扬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中奖概率随意设

今年9月,浙江宁波市丹西市场监管所接到举报,称辖区某母婴电商天猫店设置的抽奖活动没有注明奖项概率、奖金金额和兑奖条件等信息,违反相关规定。经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店采用的是一款名为“抽奖精灵”的软件,每一次抽奖的奖项、概率可以自由设置,而该店直接将一等奖的中奖概率设置成零。

此外,最近一位名人在微博发起的转发抽奖活动揭晓后,也备受质疑。网友发现,中奖的113人名单中,只有1名男性,其余均是女性,由此怀疑抽奖系统的公信力。虽然微博给出回应,称系统会对抽奖中疑似“机器号”和“水军”进行降权,这些账号一般只转发不原创或没发过图片。而由于女性用户相对比较活跃,所以中奖概率也相应较高。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由于自己不是活跃用户而导致在抽奖活动中被降权、被过滤的行为并不合理。

“抽奖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既涉及结果正义,也涉及程序正义。互联网平台要履行好对用户的信息披露义务,将抽奖规则、抽奖流程透明化,同时也要有第三方公证处来进行公证,防止中奖黑幕的出现。”刘俊海说。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