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山市创新开展乡村家庭积分奖励工作,通过创建一个积分平台、形成一套评价机制、开展多元积分兑换,将家庭积分制与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融合,探索出一条以家庭积分制为核心、链接信用评价体系的新路径,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村民参与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积分新平台
强化数字赋能,依托农村e阳光村务平台,建设昆山市乡村家庭积分奖励平台,实现家庭积分线上录入、跟踪整改、线上申兑、综合查询等功能,实现积分行为的线上化、透明化和高效化管理。便携操作,全流程在线。村民可通过手机关注“e阳光”微信公众号,便捷进行积分申报、查询明细、了解规则。积分评价小组可通过平台实时录入巡查结果、上传图片证据,确保积分记录准确客观。动态管理,数据驱动决策。平台构建从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到应用的全流程数字治理框架。管理员可精准掌握全市各村积分工作开展实时情况、各户积分动态排名、村民反馈建议,为政策优化、精准激励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公开透明,提升公信力。所有积分规则、加分扣分事项及原因、各户积分情况均通过平台进行公示,保障积分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增强村民对积分体系和信用评价的信任度。
科学设计,构建公正评价新机制
坚持“整体框架不变,各村优化创新”的理念,深度融合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科学性强的乡村家庭积分奖励体系。标准明确,覆盖全面。围绕“美丽乡村、农房管理、村规民约、公益慈善、家庭荣誉”等五大类设定基础积分项,各村结合实际,在市级框架下细化、创新评价内容,将季节性重点工作、本村特色项目纳入积分范围,增强机制适应性和针对性。双向积分,奖罚分明。采用“基础分+加减分”模式,既对参军、升学、志愿服务、学法守法、获得荣誉等善行义举给予加分奖励,也对违反村规民约、破坏环境等行为进行扣分,对违纪违法实行“一票否决”,树立清晰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边界。多元评价,确保公正。通过“一查、二看、三拍、四记、五公示”的方式,结合积分评价小组定期巡查与村民自主申报,确保积分来源真实可靠,评价结果令人信服。
多元兑换,激活信用价值新动能
通过精神激励、物质奖励、金融服务等多种渠道,拓展积分奖励项目,让信用积分真正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吸引群众参与家庭积分工作,极大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荣誉激励,赋予社会价值。年终根据积分排名,在上级评定各类荣誉称号时中优先推荐排名靠前的家庭户,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和社会认同感。实物兑换,提供物质奖励。通过线上积分商城或线下建立的“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可用积分兑换各类消费券、日常生活用品等,实现“积分变实惠”。服务优享,扩展福利内涵。将积分与农村公益服务、村级资源使用权限挂钩,高分家庭可优先享受儿童兴趣班、磨剪刀、理发等便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激励效应。金融联动,信用“变现”价值。积极探索“积分+信用”联动模式,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将家庭积分与个人信用挂钩,为积分较高的家庭户提供惠民的金融产品,优先享受各类优质金融服务。如锦溪镇三联村、联湖村,通过签订“家庭信用承诺书”,与“诚信商户”合作开展积分“信用购”“信用换”,实现家庭户信用“变现”,让村民诚信行为建设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