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盐城市:搭建失信治理新平台 探出失信治理新路径

【新闻来源:盐城市信用办】 【发布日期:2025-10-20】 【阅读次数:83】 【打印】

盐城市聚焦信用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共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理念,以数据为基础、协同为支撑、帮扶为服务,推动社会信用治理现代化升级。2025年8月依托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成失信协同监管治理功能模块,通过“建库、织网、预警”全方位发力,让失信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暖心。

一、“两数据三清单”明晰治理底数

盐城市失信协同监管治理模块精准对接国家信用平台数据资源,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高频失信主体名单”两类核心数据为源头,结合定制化融合分类算法,建成“严重失信名单信息库”,实现失信数据一体化归集、精准化分类。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失信企业全量”“新增退出失信企业”“高频失信预警”三台账,同步配套“移除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功能,支持台账一键导出,让全市失信主体“底数清、动态明”。企业还可通过“主体全过程追溯”模块,凭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键查询国家下发失信信息、省库补充信息及县(市、区)治理详情,信用状况“透明可查”。

二、“横到边纵到底”打通治理堵点

为破解失信治理“责任模糊、协同不畅”难题,盐城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治理无死角。横向以失信信息信源为标识,将治理责任划归对应市级部门,明确各领域监管职责;纵向依托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审批登记部门,将任务精准分配至县(市、区)板块,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属地、谁跟进”。同时,通过“治理过程管理”模块打造闭环机制,从失信主体分发、分类处置,到治理反馈、动态跟踪,全流程线上化推进,避免“管而不细、治而无果”。目前,全市逐步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区推进”的治理格局,各板块、各条线治理成效可通过“治理总揽”模块实时查看,KPI动态监控让责任“不悬空”。

三、“有预警作提示”降低失信风险

盐城市坚持“治未病”理念,将治理关口前移,通过“预警提示+主动帮扶”降低失信风险。系统对“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处罚达7次且未满10次的企业自动标记预警,在“信用地图”模块中高亮显示,同时联动部门与地方开展靠前服务,精准推送合规指导。对标国家城市信用监测预警指标,系统适时生成“工作提示单”,定向告知责任单位治理重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失信预警短信56条、工作提示16份,成功帮助多家企业规避“纳入严重失信名单”风险。此外,系统按月生成治理简报,全面分析各地区、各条线失信新增与退出情况,为后续治理方向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失信治理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各自为战”到“协同联动”,盐城探出了一条失信治理的新路径。这不仅是治理效能的升级,更是营商环境的提质。未来,盐城将持续擦亮信用名片,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信用阳光下安心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用动能”!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