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典型案例 | 姑苏区发改局: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新闻来源:苏州市发改委】 【发布日期:2025-10-16】 【阅读次数:299】 【打印】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惠民便企类)

在当前经济发展格局深刻变革、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保障消费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姑苏区发改局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将诚信建设作为关键抓手,贯穿于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全过程,持续擦亮“苏心服务零距离”品牌形象,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诚信为翼,驱动辖区产业振翅腾飞。资源融合,搭建诚信产业平台。推动虎丘婚纱城“跨境外贸示范区”揭牌运营,注重引导企业遵守国际商业规则,秉持诚信原则开展贸易活动,提升苏州婚纱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竞争力,树立中国婚纱产业的良好国际形象。助力上线“HQ・婚嫁(中国)”抖音直播平台,截至目前,实现直播曝光量2509.7万人次、签约门店239家,服务客户超1.24万人。在直播平台运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入驻商家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保障等方面进行诚信评估,引导商家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平台整体信誉度。专题培训,护航科创企业发展。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专题培训,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确权服务,系统讲解专利申请快速预审的核心要求与质量提升路径,解读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政策及快速确权服务平台操作规范。三色管理,推动楼宇转型升级。产业园、楼宇统一列入考核范围,从硬件环境、管理服务、经营业绩等3个维度制定考核标准,并根据载体新建、改造情况,按年度实行动态调整。同时,将引进企业质量、运营管理实绩等内容作为加分项,提高考评区分度。考核结果分为“绿黄红牌”三个等次,直接与营商服务、政策支持、激励约束相挂钩,并将企业的诚信表现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对诚信经营的企业给予更多支持,激励企业坚守诚信底线。

二是诚信筑基,护航消费环境安心无忧。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放心消费街区。在十全街成立全市首个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工作站,牵头组建专家团队和古城店铺焕新联盟,通过多维度服务将十全街打造成多元融合、新颖时尚的街区,成功入选“长三角文旅消费十大创新场景”。全面排查整治,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对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对于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三无”产品等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信用基础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积极开展电子计价秤与肉制品专项整治“夜查”行动,重点整治肉制品掺杂掺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及检验检疫证明不全等食品安全问题。畅通维权渠道,保障消费合法权益。积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对线上商家实施严格监管,要求其严格遵守诚信经营原则,确保线上线下市场经营规范统一、标准一致。进一步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指导商户建立“安抚情绪—当场处理—溯源整改”标准化纠纷处理流程,推行“消费投诉店内直通车”制度,在收银台等显眼位置公示店内纠纷处理人员及联系方式,努力确保简单争议当场解决、复杂问题24小时内反馈。

三是诚信引领,绘就信用商圈清朗画卷。党建强“信”,引领商居融合互荣。紧紧围绕社、商、居三方关系,成立观前商圈“大党委”、打造“阳光观前·同心家园”红色阵地、举办“阳光观前 惠企讲坛”诚信主题活动、组织签订《观前商圈商业联盟公约》、成立“益加亲”志愿服务队伍等,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合力助推社区诚信建设,探索出“社区服务企业—企业反馈居民—居民回馈观前”的互荣互促模式,拉近商圈企业和社区居民的距离。惠企促“信”,深化助企服务效能。在《观前商圈服务手册(2024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政策解读服务工作,并根据商户反馈情况优化制定2.0版本。针对失信企业,通过电话、实地检查以及邮寄信用修复告知书等多种途径联系,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提交的信用修复申请,市监部门主动联系案件条线,快速完成信用修复材料审核,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企业信息真实有效和信用修复的及时性。科技增“信”,转型高效智慧商圈。依托观前智慧商圈建设,按照“一个平台、多口接入、服务四方”的建设思路,围绕消费者、商业企业、运营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需求,构建智慧商圈整体架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观前商圈精细化运营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借助智能设施监测、信息发布管理、商圈服务管理、商家入驻管理、商家信用管理等功能,提升古城保护、城市管理、商圈运营等核心业务的智慧化、便利化、高效化、特色化。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