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苏州相城“云端之瞳”助力企业信用重启

【新闻来源:信用相城】 【发布日期:2025-09-29】 【阅读次数:226】 【打印】

登录大数据平台、上传表单、运行模型生成监督线索……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检察院的检察官正根据苏州相城区检察院发来的操作指引,使用刚刚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的“破产领域九大违法情形类案监督模型”。

这一模型的灵感,源于两年前一位企业负责人徐某的遭遇。因公司破产后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徐某出行受限,向相城区检察院求助。经调查,检察官发现企业破产后经营者依法不应继续承担信用惩戒,据此,相城检察院推动法院删除了以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解除对徐某的限制高消费措施。

徐某的个案解决了,但相城区检察院意识到,类似信用惩戒“误伤”并非个例。传统人工核查难以系统发现问题,于是他们转向大数据技术,依托苏州市检察院数字检察创新应用实验室,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该模型从多个平台获取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提取“企业名称”“破产时间”等关键信息,建立数据库和比对规则,自动筛查企业破产后应解除却未解除失信限高等情形,精准输出线索,大幅减少人工核查。

随着模型不断优化,团队加入企业涉诉和破产公开信息,将监督范围扩展至破产受理、审理及执行全流程,最终升级为“破产领域九大违法情形类案监督模型”。2024年5月上线运行后,迅速筛查出12条有效线索,相城区检察院进一步推动一批企业和经营者依法解除失信限高、修复信用。

“我的生活终于回到正轨了”,一位受益的企业经营者王先生在回访中难掩激动。

为让更多经营者受益,该模型迅速在全市、全省推广。相城区检察院协助排查江苏省1万余条线索。模型上架全国平台后,已累计向600余家检察院输出4万余条线索,有效恢复司法信用,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此外,相城区检察院还联合法院建立专题协作机制,就“僵尸企业”退市、破产管理人履职、企业家信用修复等达成共识,推动构建“教育督促、信用修复、失信约束”三位一体的社会诚信体系,持续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将继续推动检察工作与大数据监督深度融合,以‘云端之瞳’穿透司法盲区,守护社会诚信,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良性发展。”相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孙洁表示。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