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江苏法院2024年度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发布,其中,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引入国资重启绿色引擎信用修复再上Tier1榜单——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入选。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利集团)是主板上市企业,也是一家以特种线缆及光伏制造两大板块为主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多年荣获“全球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旗下腾晖光伏多年入选“中国十大分布式光伏组件品牌”。正常经营时营业收入每年近180亿元,对地方经济贡献明显。
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对外投资失误以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因素叠加影响,企业信用逐步降低,融资能力受限,资金流严重紧张,深陷债务危机与经营困境。因中利集团企业体系复杂,苏州中院采用上市公司中利集团破产重整与核心子公司破产案件协调审理方式,实现集团债务整体化解。通过“公开招募+遴选评审”方式,成功引入实力雄厚的世界500强国资企业作为投资人。核心子公司腾晖光伏在借助司法重整完成各项信用修复后,时隔三年再上Tier1榜单,为产业全球布局奠定基础。
本案的经验做法在于,采用协调审理方式,成功救治困境上市公司,实现信用修复的典型案例。案件审理中,苏州中院坚持“赋能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导向,引入国资优势资源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依托苏州破产法庭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论证重整价值;协调产业投资人提前介入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在过渡期内帮助升级产能、提供供应链支持及共益债务,促推产业转型,并依托“协调审理+预重整+重整”程序组合拳,系统化解债务风险、整体保全经营价值。按照最大程度化解债务风险、合理匹配投资人投资原则,选定协调审理范围;采用“预重整+重整”审理思路,争取证券监管部门支持,维系整体经营价值。此外,苏州中院还兼顾各方群体利益,努力维护社会稳定、重振企业发展信心。本案共化解近30家金融机构约50亿金融债权,维护近700家供应商债权人的清偿利益,保住2600余名职工就业岗位,依法保障2.6万中小股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