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两部门:发布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

【新闻来源:中国信用】 【发布日期:2025-01-23】 【阅读次数:528】 【打印】

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法治保障,指导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做深做实治理欠薪相关工作。据介绍,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司法机关切实强化工作合力。任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立案调查、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法威慑和教育功能,督促行为人积极履行支付义务,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当地社会稳定的“共赢”。

同时,司法机关坚持宽严相济,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某信息公司、冯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一审宣判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被告单位,对被告单位负责人判处实刑,彰显宽严相济“严”的一面。翁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对欠薪数额、人数相对较少,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在公诉前付清劳动报酬的行为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体现宽严相济“宽”的一面。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司法机关畅通行刑衔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推动欠薪矛盾实质化解。在邓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执行领域恶意欠薪行为,做实追赃挽损工作,兑现劳动者胜诉权益。某旅游公司、王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积极协调被告单位足额支付所欠劳动报酬,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通过对被告单位负责人适用缓刑,促进企业恢复经营、健康发展。

最高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行刑衔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下指导,进一步强化欠薪治理合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服务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