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将政务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引领,将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和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聚焦政府信用管理,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与市委组织部、市中院、市营商办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推进机制,强化“府院联动”,升级政务诚信监管系统,编制《连云港市2023年政务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实现政务信用信息全面归集、政务失信治理名单在线分发、源头治理、跟踪反馈、同步更新全闭环管理,持续推进未结案件治理,不断提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
建成政务诚信监管平台。2023年以来,连云港市升级完善市政务诚信监管平台,首次实现政务信用数据共享应用全程“网上办”,平台与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搭建“政务诚信基础数据库”“政务诚信云服务平台”“政务诚信监管系统”“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四大板块,实现政府信用管理精准评价,在政务失信治理、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统计、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实现信用信息自动采集、智能分类和精准推送,为构建事前信息共享、事中跟踪提醒、事后督查反馈监管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编制特色化数据共享应用目录。制定本地特色化共享目录,围绕政务公开、政府部门信用信息、信用承诺、重点领域等工作将“双公示”、五类行政管理数据、政府承诺、政府采购信用信息、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因失信违约等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在国家、省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补充目录清单外,新增《连云港市2023年政务信用信息归集目录清单》,涵盖23类特色化数据项,累计归集1.96万名公务员、3022家机关事业单位信用信息23万条,形成目录一键配置、数据按月直达、主体全覆盖归集应用体系,全年信用报告查询应用量突破10万份。
创新政务失信治理新模式。部门联动构建“1+3”政务失信治理机制。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聚焦政府信用管理,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与市委组织部、市中院、市营商办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发布《联动推进失信专项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连云港市政务失信治理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防范和化解政府机构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通知》,明确任务清单,建立执前督促机制、联动化解机制、联合惩戒机制。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被执行人的未结案件和失信被执行人案件纳入《政务失信治理通报》,定期召开政务诚信工作会议,对拒不履行的开展约谈,推进责任县区将相关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强化资金保障,消除再度失信隐患,全力打好存量失信案件“清零”攻坚战。2023年,全市政务失信被执行人案件“零新增”。
支撑特色化应用提升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平台与大数据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建立政府采购相关方失信信息归集、公示及责任回溯机制;支撑政务失信治理,实现政务失信案件实时共享、精准推送、源头治理;建立招商引资诚信数据库,建立诚信招商引资责任追溯制,建立招商人员信用档案等,做好政务诚信信用画像及监管。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持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将政务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引领,将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和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全面优化政府信用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务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