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惠誉在一篇最新报告中指出,债券重组可以为囿于困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争取一定正常的运营空间,但若楼市销售不能进一步恢复,大多地产开发商将持续面临偿债风险。
截至2023年5月底,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多数于资本市场债务上违约的中国地产开发商已完成重组或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由于目前楼市的下行周期比以往更加严峻和持久,地产开发商选择受限,因此地产开发商的计划本质上是推迟偿还债务,而非可持续的永久性债务重组。
债券置换和到期债券展期是本轮楼市低迷初期的主要重组模式,通常会将债务偿还期推迟一年或更短时间,以致当展期债务到期时大多数地产开发商的现金产生仍不理想。从2022年年中开始,债券多次展期的情况十分普遍,许多地产开发商试图将其所有现有资本市场债务的到期日集体展期。
惠誉认为,地产开发商房屋销售尚未出现明显好转,与房屋建造相关的现金流出继续对其流动性和杠杆率状况施压,所以即便地产开发商将所有债券重组为期限更长且到期日错开的新债,开发商也可能存在偿债风险。地产开发商展期债券的持有人仍可能面临楼市复苏的不确定性。
此外,许多地产开发商向境外债券持有人提供的重组条款(如延长期限和有限的资产抵押)不如境内债券持有人。这反映出开发商的高级无抵押境外债务一般在结构上从属于其境内债务。仅少数地产开发商的早先展期的美元债券与其境内债券处于同等受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