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苏州工业园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新闻来源:苏州工业园区信用办】 【发布日期:2023-06-30】 【阅读次数:1299】 【打印】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入推进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指导+监督”深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园区司法局坚持靠前指导,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引导执法人员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创新施行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涉企免罚轻罚等专题,先后征集评选7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为执法部门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提供指引参助;探索编印行政执法工作手册,精心设计行政执法制度规定、常见问题解答、执法操作指南等内容,为执法人员提供随时可查、专业全面的“工具书”;常态化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坚持理论授课和实战演练并举,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

此外,园区司法局立足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推进“教导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强化涉企案卷评查,从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强化监督,确保执法部门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并下沉街道对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倒逼基层行政执法质效提升。

“三张清单”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如今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更加包容,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尺度也有温度。”园区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由衷感叹。

原来,该公司因疏于管理,未在网店首页显著位置标明公司真实名称和标记、公示营业执照。园区市场监管局发现问题后,要求企业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考虑到该公司并未实际在线销售,且属首次被发现违法,情节轻微,并已配合积极整改,最终园区市场监管局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在园区,大到规模以上企业,小到个体工商户,都无差别享受到“免罚轻罚”制度带来的红利。近年来,园区深度推进“多领域实施包容免罚清单模式”的制度创新,发布苏州自贸片区涉企“免罚轻罚”特色清单2.0版,对清单内的278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予以免罚或轻罚,以柔性执法模式推行“有温度”的行政执法,用“对当事人影响最小的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据介绍,为推动行政执法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指导服务延伸,园区司法局全面推行涉企“免罚轻罚”、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三张清单,建立健全“监管、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擦亮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信用赋能”实现审管执全链贯通

日前,某建筑公司因扬尘污染防治不到位,被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给予行政处罚,并被认定为失信企业,同时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

收到文书后,该企业立即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整改,并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指导企业完善各项信用修复所需材料,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信用修复。

“‘双书同达’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帮助市场主体改正违法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园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了激发市场主体蓬勃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园区建立健全“信用+执法监管”新机制,要求综合执法人员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被处罚的企业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企业信用修复的流程及所需材料,主动提醒企业及时申请信用修复,避免因未能及时修复信用导致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切实提高信用修复率,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园区各重点执法单位累计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300余份、环保信用失信记录告知书30余份。

如何打通审批、监管、执法部门之间的“神经阻塞”,协同联动服务市场主体?园区以“信用”赋能,交出“亮眼答卷”:全国首创构建“审管执信”闭环管理体系,搭建信息化交互平台,打通“审批、监管、执法”全链条,有效破解部门间衔接不畅、数据孤岛等问题。

目前,该平台已陆续上架724项“审管执”全链条业务,汇聚省、市、区各级平台数据,构建企业工商、审批、监管、执法、信用“一企一档”,为园区探索事前事中监管、精准监管、无感监管夯实基础,实现在减少对经营主体干扰的同时,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