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有效减轻了学生和家长负担,但一些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或以“高端家政”“游学研学”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泗阳县以信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有证培训机构行为和强化无证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一是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对出现服务水平低下、恶意在校招揽生源等问题机构,要坚决取消相关资质。充分发挥全国校外教育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功能,深入开展监管数据稽核工作,确保平台监管数据全面、真实、准确。
二是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县委政法委网格化管理。泗阳县“双减”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城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科技局、文旅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3月份以来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县委政法委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的乡镇(街道)网格化排查、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非学科类机构排查与登记等工作进行实地督查。
三是实行信用登记。对于有证类培训机构实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评价结果分为A+、A、B、C、D五个等级。对于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按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现场下发《取缔通知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拒不接受监管的校外培训机构,在严厉查处的同时,纳入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