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泗洪县在基层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设置积分内容,将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积分,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奖励激励,从而实现农户诚信意识显著提高、农村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一是制定农户信用积分目录,让积分由“虚”入“实”。制定《泗洪县农村居民评价标准》,规定了党建领域、新时代文明实践领域、社会公益领域、村民治理领域等共4个评分项和29条评价指标的守信信息;以及党建领域、村居管理等共2个评分项和22条评价指标的失信信息,采用千分制积分方法,对信用积分排名前5%、10%的农户分别授予“5A级信用户”“4A级信用户”称号,切实形成激励先进、体现差异的管理机制。
二是推广农户信用积分管理,让积分由“静”化“动”。以《泗洪县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为指导,村居为单位制定本区域内的涉农信用信息目录,组建基层治理信用信息平台,成立积分评定小组,动态记录和评价基层各类信用状况,让所有农村居民信用积分情况跃然可见。金锁镇(双湖居委会、沈庄社区)的“银行积分存折”、青阳街道(秦沟社区、汴河社区)的“农村居民信用积分台账”等都让农户信用积分展现的活灵活现。
三是强化农户积分场景应用,让积分由“软”至“硬”。深入推行信用等级差异化待遇,推动“信易停”“信易游”“信易借”“信易行”“信用积分+信用超市”等激励奖励,金锁镇沈庄社区就以“银行积分存折”的形式,动态记录了各基层信用主体发展产业、志愿服务等活动的信用积分,农户可凭积分到信用超市进行等价实物兑换,积分效果立竿见影,激活了村民的自身动力,唤醒了“主人翁”意识,鼓励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到诚信积分活动中来,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信用积分的运用让广大村民更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融入全村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和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之中,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而实现“积分改变习惯、美德深入人心”,营造出重德守信、弘扬正气、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乡村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