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泗阳县人民法院调解诚信还款案件

【新闻来源:宿迁市信用办】 【发布日期:2023-03-01】 【阅读次数:1063】 【打印】

“希望我这些钱,能为孩子补上这堂‘诚信课’。”近日,宿迁市泗阳县人民法院的一间调解室门口,被告赵田(化名)的母亲把准备好的95000元钱塞到债主刘甲(化名)的手中。“子女有过错,母亲用自己的诚恳和诚信主动承担债务,我也很受触动。”刘甲(化名)表示,为此他也主动让步,并放弃了利息主张。

法院介绍,刘甲和赵田二人原来是朋友,2019年起,赵田陆续向他借款,共计12万元,并每月固定还款,双方保持联系不断。“但是到几个月前,赵田突然失联了。”刘甲说,从2022年10月开始,这笔钱就没了下文,他讨要无果后,只能到法院求助。

当时,在泗阳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法院功能区,调解员张超然接收了这个案件。

“我多次尝试和赵田联系,想进行调解,也都联系不上。”张超然回忆,为破解调解工作第一道关隘,他通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四级联调”平台进行关联查询,并成功与赵田的母亲取得联系。

“阿姨非常通情达理,从我这里了解到情况后,先是详细解释了他失联的具体原因,然后就表示要承担这笔欠款。”张超然坦言,赵田母亲的态度非常诚恳,随后他把相关情况转达给了刘甲,征求他的意见。

在双方沟通中,刘甲主动在欠款总额上作了让步,同时放弃利息主张,仅要求对方归还借款的本金。

近日,赵田的母亲带着自己准备好的95000元现金来到调解室,亲手把钱交给刘甲。“我这不仅是在‘子债母偿’,还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补上‘诚信课’。”

泗阳县法院介绍,本案中,法院调解员利用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四级联调”平台,高效化解朋友之间借款纠纷。同时被告母亲“代子偿债”的行为,充分体现诚实守信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纠纷频发的当前社会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接下来,泗阳县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联动融合,完善机制,配强队伍,优化保障,持续凝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合力,致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泗阳实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