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2022年以来,滨海县法院积极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行动,一手重激励,一手严惩戒,紧紧围绕企业信用修复作出一系列积极探索。
对自觉履行义务的企业,给予其《自动履行证明书》,提供授信融资支持等政策“红利”。2022年3月以来,共推动186家失信企业退出失信名单,删除失信记录240条,有效助力企业“造血再生”。
信用修复不是纵容失信。对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企业,采取“纳入失信人员名单”措施,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保持高压态势,不断促进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让诚信守法成为市场经济的“硬通货”。
对于一些确实发展困难的“僵尸企业”,县法院遵循“优胜劣汰”这一市场发展规律,助力完成闲置资产和落后产能的“腾笼换鸟”。在沿海工业园规范整治工作中,对差欠多方债务的部分化工企业,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配合拆除设备、腾空场地,对涉案厂房进行拍卖,盘活24.67公顷土地,不仅成功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也为全县经济社会运行稳进提质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