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惠誉发布公告称,小型中资银行或将面临更大的盈利波动。
惠誉认为,中资国有大行比中小银行拥有更多的缓冲资本,以抵御未来一两年内可能出现的银行资产质量风险上升。由于风险敞口较高且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缓冲较少,中小银行的业绩波动可能会更大。
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自2021年末的197%微升至今年6月末的204%,这为银行吸收资产质量风险的上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披露数据显示,惠誉授评中资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持续升高,自2020年末的1.8%和2021年末的2.7%升至今年6月末的3.4%。
但是,得益于持续的不良贷款处置和有限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敞口,惠誉授评中资银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稳定。由于大部分银行房地产贷款授信标准趋严,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惠誉授评中资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直接敞口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左右,而惠誉授评的中型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敞口在5%-9%区间。除此之外,资产减值确认的滞后也可能会导致披露的不良贷款额低于实际值。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自2021年末的0.29%微升至0.34%,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披露数据显示,惠誉授评的大部分中资银行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停贷事件的影响较为有限,因为其资产负债表中与该类贷款相关的资产占比微乎其微。此外,政府近期的政策干预(包括由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专项用于“保交楼”的2,000亿元全国性纾困基金)亦将有助于遏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然而,若购房者信心无法恢复导致房地产市场困境延续至2023年以后,则可能会考验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另一方面,若银行过度放松对受困房企的授信标准,则可能会影响惠誉对中资银行经营环境的评估结果。
惠誉授评的中资银行均达到了监管资本要求,包括将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但是,相较于最低资本要求,部分中型银行的额外资本缓冲较少,惠誉认为,这或将制约其未来一两年内的贷款增长和盈利能力。
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其原因之一是,2021年12月和2022年4月的两次降准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的资产收益率下滑。
鉴于净息差收窄和有效信贷需求疲弱,惠誉预期2022年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自2021年的13%放缓至个位数。若盈利能力的下滑速度显著超出预期,则可能会制约银行的内部资本生成能力以及不良贷款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