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不是我们不想还钱,是真的没钱……”付某夫妇还是老一套:态度诚恳,但就是不还钱。这都在海淀法院执行局法官王金鑫的预料之中,但付某夫妇想不到,王金鑫已有了对策。
这是一起借款纠纷案件,青年夫妻付某、杨某向唐某借款不还,后经法院调解,约定夫妻二人向唐某偿还借款本金260000元、利息10000元。面对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付某、杨某开始了“拖字诀”,用典型的“老赖”做法应对:二人屡次找借口拖欠,拒不向唐某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立案执行阶段后,王金鑫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与财产报告令,责令其到庭报告财产,但付某、杨某虽口头应允,却从未到庭履行义务;在与法官的通话中,也总是以无还款能力逃避执行。而且,经执行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无登记不动产、车辆等便于查封处置的财产,银行账户所剩余额也是寥寥无几。
唐某告诉法官,付某、杨某都在二十五岁左右,无正式工作,平日里生活却很奢侈,“我听说,最近他们两口子还都买了新手机。”听到这话,王金鑫心生一计。鉴于付某、杨某经多次传唤仍不到庭,王金鑫电话联系二人到庭补充材料。
一见到王金鑫,夫妻二人立刻上演“苦情戏”,甚至向法官拍胸脯保证:“我们不是不想还钱,确实是没有钱可以还。”根据唐某提供的线索,法官故意说道:“在法院谈话,不能录音。”“法官,我们没有录音啊。”夫妻二人马上拿出手机,想表明自己的“清白”。王金鑫一看,果然,杨某手上拿着华为Mate30 pro,付某手上是一台iPhone11 pro。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无任何还款能力吗?这两款手机今年9月份才上市,你们这两部又都是顶级配置。两部手机加在一起也有一万多块钱吧?欠申请人的钱你们一分未还,对自己倒是很大方。你们是怎么做到心安理得的?”面对法官的质问,二人一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法官立刻命令二人交出手机,并制作扣押财产清单。
当法官宣布拘留15日的决定后,二人在法官面前低下了头:“我们不应该逃避法官的传唤,这钱我们还,我们还。”经过批评教育后,付某、杨某主动要求使用电话联系亲属前来交钱。在二人被司法拘留期间,其亲属将案款如数交至法院,该案执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