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诚信=信用吗?

【新闻来源:信用中国】 【发布日期:2019-03-06】 【阅读次数:3251】 【打印】

诚信就是给人以放心可靠的结果,是一种状态,是客观的!是自己做的!有没有诚信自己说了算。诚信的本质是“真”,形态是“稳”。为便于理解,从形象上分别用树、浮萍和木桩来代表诚信、聪明和老实,见下图:


“诚信”是由“诚”、“信”二字合成,在行为结果上,诚可能会变成“诚”或“不诚”,信也会变成“信”或“不信”,那么“诚”、“信”组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诚信”、“不诚信”、“诚而不信”和“信而不诚”,再遇到其他客观原因还会产生另一种结果,那就是“过错”(见下图)


而今,我们对诚信的认知只有“诚信”和“不诚信”,还有百分之八十的“诚而不信”、“信而不诚”和“过错”明明是现实的存在,我们却不认识它。因此,让我们感到无比痛苦又无可奈何的“诚信恐慌”就这么永远的活在我们这种无知的渴望和愿望之中。其实,“诚而不信”、“信而不诚”现象早就存在,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指的就是“诚而不信”,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指的就是“信而不诚”。再比如生活中 “善意的谎言”、“黑道的义气”也是典型的“诚而不信”和“信而不诚”。正因为“诚信”的复杂性,又未搞清楚其结果的五种状态,所以人们已经分不清或不分“诚信”与“信用”之区别,就直接将“信用”取代“诚信”,将“诚信建设”变成“信用建设”。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才导致问题百出,就觉得不懂用、不好用,进而误以为“信用”很重要。

信用是诚信被使用,是用后的评价,是主观的!是别人评的!有没有信用由别人说了算。没有诚信,还拿什么来用?所以“信用”本身根本就谈不上有多大作用与价值,更别说规律,它最大的技巧在于会不会用!怎么使用?而非要求对方必须有,就算要求有,那这个“有”其实还是诚信!

所以, 诚信≠信用!

它们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诚信是一种靠谱的结果!是一种状态!它终极目标是解决人类身心安稳、健康长久的问题,而非单纯只为经济。信用是诚信被使用,核心是“使用”,追求的是使用后的靠谱与安心,也不单单只限经济领域,为人、处世、交易、交往,处处都会用,但我们今天的“信用”不在于此,只在乎经济、为利益最大化服务!

另外,还有个概念叫信任,诚信更≠信任!

因此,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诚信、信用和信任的关系(见下图):


信任是指你我之间的诚信关系。有了信任,就能减少被人背叛的恐惧。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凡谈到信任,大家基本就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信任就是一种感觉,另一种认为信任是一种愿望,这两种看法最多只算一种表象,如下图两个红色三角圆部分,但实际上,真想达成信任关系绝非这么简单!(见下图)


建立真正信任关系,必须以“诚本、能力、公开、公平和可靠”为原则,诚本,表示你我都要有诚信资本,于我而言我要向你尽量展示我的诚本,否则,我拿什么让你信任,展示方法可以自己提取诚信储蓄,也可以通过征信机构;于你而言,我要尽量了解甚至查实你的诚本,在没得到这些之前我凭什么信任你。至于诚本是什么,怎么展示怎么查实?另有其论。

能力,象爱和被爱一样,表示既要有信任又要有被信任的能力,为达到这种能力,于我而言要不断去学习与实践,于你而言我要选择合适的人来交往。

公开,是指你我为了做成某件事,在第三方或相互间公开相关细节,以免节外生枝,这种要求下,于我而言要及时有效的向你反馈你的要求,于你而言,我要尽量精准告知我的目的和意愿,公开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

公平,主要指你我身份平等,条件对等。于我而言要果断决策,不能含糊,明确告知我的行动和方向,于你而言,我要用心了解你的真正需求与愿望。

可靠,指的是事后结果,于我而言要做到正直担当,不推卸责任,于你而言我要让你负责你该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既不能推给别人也不能揽过来自己承担。

(作者 但华章 《诚信学》作者及其学科创立者、海口市诚信文化研究会会长、海南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海南信能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