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贷款,申请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时才发现,有一家并不熟悉的银行曾经查询过自己的征信。这让市民刘先生感到有些恐慌。“谁背着我查我的征信?是不是我的信息被人卖了?会不会涉及更多信息泄露?”昨天下午,他联系本报,发来一连串疑问。
刘先生口中的征信,其实就是他的个人信用记录,也被称作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这张“身份证”上的信息在自己不知情的状况下被他人看了个底儿掉,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陌生的“微众银行”
查询刘先生记录的,是一家名叫“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企业。而当记者在百度上搜索“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时,居然跳出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查我信用”的关键词索引。
搜索结果的第一条,是2015年9月的“百度知道”。当时有人说“发现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9日未经授权擅自查询我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理由为贷款审批,我跟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没有任何业务来往,也没有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查询我的个人信用报告”。
同样的帖子,出现在了水木社区、知乎等多个网站上,且发帖时间都集中自去年9月开始,问题的焦点,渐渐集中在微信和QQ定向推出的“微粒贷”业务上。这个业务背后的运营方,就是微众银行。
随后,记者拨打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400电话,但因为并没有接到“定向邀请”,尝试多次都没能进入微粒贷的客服专线。另外一条理财线路上的客服说,微粒贷邀请的,都是微信实名用户,在实名用户点击“借钱”之后,会通过“捞取”客户的消费大数据,来计算出贷款额度。
理财专线客服建议本报记者通过QQ联系微粒贷客服,但在QQ上,记者同样因为没有获得“邀请”,几经折腾都被一条“请使用受邀QQ登录”的回复拦截在外。
未曾细读的“用户协议”
“我没有给这家银行签过任何字,也没有给他我的身份证复印件,他怎么就能查了?”刘先生很纳闷。
在一些同样被定向邀请的同事提醒下,他想起来,自己曾经因为好奇,在微信上点击过一个“借钱”的键。这个其实就是“微粒贷”,单笔最高可借4万元。“好多人都没读过背后的用户协议,我也没读,还是听别人说的点了协议就等同于你授权了,让银行可以查你的信用记录。”
根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
“网上用户协议点个确定就算是书面授权了?”刘先生有些难以接受。
记者比较后发现,如果在银行办理贷款业务,要查客户的个人征信报告,需要获得客户的书面授权。相比之下,网上授权流程则显得草率很多。
“一般来说,很多贷款机构即使要查申请人的征信记录,也会在线下的签约中心签署合同。”一位业内人士提醒,对于这种全部在线上完成的金融服务,消费者还是要先仔细看完用户协议,尤其是小字部分的内容再做决定。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者孩童,最好提醒他们不要点击任何和‘钱’有关的按键,以免无意中授权,造成信息泄露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