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的大蒜、生姜,到今年的玛咖、菠萝,在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农民很受伤。订单农业作为以销定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因为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差、恶意违约而变得难以推行,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商户和农民。(7月6日《人民日报》)
农产品价格高涨——扩大种植规模——供大于求——价格大跌,价格“过山车”让农户不但提心吊胆、手足无措,而且往往招架不住、损失惨重。订单农业模式的尝试和推广,不啻是一剂应对和规避农产品价格异动的市场“良药”,可以让农户和商户都不必过度担心价格的大起大落,使生产和经营利益得到相对稳定、可靠的保障。
农业订单的要义说到底就是产销合作抗御市场风浪,现实效果也为各地的实践所证明。但由于农业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加之出于对眼前利益、短期收益的追逐,价格走高农户向第三方出售争取更多受益、市场不景气时商户削减收购数量、价格乃至“逃之夭夭”等不履约情况也时常出现,使得农业订单约束力显得比较“软”。
云南玛咖经历从高处一斤120元下跌到1元的过程,地方政府尝试用订单农业破解难题,“别人多出一两块钱,大多数农民就不会再履行承诺,转而卖给其他商贩”,结果必然导致“合作的小船说翻就翻”,最终自然难以摆脱价贱伤农的魔咒。类似现象表面看显得很“现实”、“短视”,习惯于做一锤子买卖,没有远见眼光,实际上是契约精神缺失、诚信理念淡薄的表现。
诚信是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是抗拒市场大风大浪的巨桨,只有诚信约束“硬”起来,农业订单才不会“软”,而这既需要经常性地深入宣传守信之利、失信之害,将诚信理念“树”起来;也需要通过个案依法处置警示违约成本、失信风险,将诚信规矩“立”起来;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完善“订单”,使之更能体现公平对等原则和利益共同体属性,进而增强各方自觉遵守和自我约束,将诚信精神“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