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岂容鸡汤文勾兑成“迷魂汤”损伤诚信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10】 【阅读次数:2592】 【打印】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每转发或点击一次16分钱;一篇10+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甚至就是一骗局。(59日 《新京报》)

  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各类心灵鸡汤植入广告牟利,只要内容真实、健康、合法,既慰藉心灵又激活电商,契合互联网+”理念,自然无可厚非,无论有关各方赚得如何可观,大可不必羡慕嫉妒恨。然而,现实的情形是,经过平台、推手和商家的精心勾兑,不少鸡汤文完全变了味,有的养生、保健帖本身就不靠谱,有的助推虚假广告病毒式传播,有的则沦为线下消费骗局的帮凶。

  朋友圈刷屏的鸡汤文,却成了给人灌迷魂汤,沦为翻版的电视购物,为劣质保健品、假冒伪劣药品、减肥丰胸类产品等骗局鸣锣开道,无异于变相投毒谋财害命,诸多危害显然不能小觑。作为广大网民来说,对形形色色、铺天盖地的鸡汤文,当然有必要睁大眼睛甄别真伪,多长个心眼儿谨慎转发,在防止上当受骗的同时避免以讹传讹,但面对海量信息仅靠网友自己显然防不胜防。

  诚如有关方面所言,微信、APP平台传播是个新生事物,如何认定违规违法存在法律盲区,也给监管、查处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加快健全、完善相关规则,让监管约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然是眼前必须积极推进的工作,但在此之前显然并非拿假冒伪劣勾兑心灵鸡汤害人的行为没辙,关键还得看监管执法部门肯作为、有作为、善作为,毫不含糊地向这种伤害网络和社会诚信的现象亮剑。

  那些压根儿没科学依据,非但无益相反有害,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的鸡汤文,跟造谣、传谣有什么两样,理应视同谣言对待、处理;明显嵌入虚假、低俗广告或附带链接的鸡汤文,当比照广告法的要求对注册人和转发平台作出处罚;微信、APP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对初始注册发布的鸡汤文有责任从形式到内容把关,更须以零容忍姿态加大对主体责任的追究力度,有效促进源头治理。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