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洋奶热”折射国产奶重建诚信之路漫漫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02】 【阅读次数:2626】 【打印】

  随着近年来进口牛奶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论是电商还是超市牛奶货架,进口牛奶一路厮杀,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国内外的牛奶保质期差异不小,国产牛奶的保质期短则3天、30天,最长有4个月、6个月,而进口牛奶保质期都在半年以上,甚至长达一年。(2月29日《北京青年报》)

  说起牛奶、奶粉,相信许多人脑海中至今有一个词刻骨铭心----三聚氰胺。打开百度搜索“三鹿奶粉事件”,依旧清晰可见此事件的定义为“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确,时隔8年,或许很多人已慢慢淡忘了事件曾经笼罩的阴霾和造成的伤害,但不得不承认,这起惊天事件造成的巨大隐患----国产奶业从此陷入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即使多年过去了,至今依然挥之不去。

  其实,作为新鲜为先、营养第一的奶制品来说,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保质期越长新鲜度越差,新鲜度越差营养价值越低。但事实是,相较于国产奶品,洋奶在保质期如此之长的“劣势”之下,却仍能一路厮杀占据国内很大份额市场。也许不排除部分人具有“崇洋”情节,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说明国产奶业的诚信危机“伤口”尚未愈合,导致洋奶凭借信任优势寻到了行业商机。

  的确,诚信是最不容忽视的商业资本,无法用金钱、权力来弥补或“充值”,并且一旦损伤,往往很难在公众心中得到“愈合”。就像一个骗子,大家往往都无形中给他插上了一个标签,就是“这个人会骗人要小心”,即使很多年过了,仍旧会记得“这个人骗过人”。特别是,对于国产奶业这样的食品行业,失信一旦产生巨大危害和影响,更让公众难以“愈合”诚信之伤。

  所以,“洋奶热”的背后,并非是洋奶品质有多好,恰恰像国产的诸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品牌的奶品质量,其实并不比洋奶差,在保质期、营养价值等方面甚至还远远超过了洋奶,而是我们的奶业诚信出了问题、重建尚未到位,导致了市场竞争“节节败退”。这种“节节败退”现象背后,恰恰是一次次行业诚信亟待重建的“危险警报”。试想,如果我们再不想方设法解决好诚信重建问题,恐怕国内奶品市场不久只能拱手相让。若干年后,曾经的“一杯奶强大一个民族”的口号,或许会成为“一杯奶耻辱一个民族”的伤痛。

  诚信“伤口”愈合,本就是一个非常不易的过程,尤其是食品安全诚信问题,可以说损伤是长期性的,重建之路漫漫。因此,一方面还是希望国产奶业珍惜现有诚信,再不容任何一个品牌出安全事故、诚信问题,确保做出放心、可靠、优质奶品,用事实为自己和行业诚信“加分”;另一方面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国产奶业也要主动作为强化宣传,采取邀请顾客实地察看、聘请第三方进行检测等方式,让公众加速愈合心中诚信“伤口”;最后,公众还是要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心态积极跨过国产奶业“诚信坎”,用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大力支持“国产”,帮助国有品牌既能成为放心的“国用品牌”,又能成为自豪的“国际品牌”。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