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被取消。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今年9月份以来,特别是十一假日期间,对游客投诉较多的5A景区暗访,根据暗访情况,取消1家景区5A级资质,严重警告6家5A级景区,取消4家景区4A级资质。(10月11日《新京报》)
对于景区的整治来说,人们往往会聚焦于景区的秩序的管理,但是,当我们看到当“景区摘帽”成为一个现实中切实存在着的情况的时候,我们不禁为这样的大手段的整治点赞。因为只有让“景区摘帽”成为一个常态,才能够维系景区的常态化发展,也能够让景区整治能够延续一种长效机制,成为一个景区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新态度。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看到的内容就是,在这样的“景区摘帽”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有着更加深度的思考。那就是,“摘帽”绝对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从这样的起点开始,我们就有着更多的路径选择,因为这就是开启诚信治理新的范式。
景区缘何被“摘帽”呢?根源上就是没有遵循诚信的基本原则。按照国家对于景区的基本管理逻辑,如果是标榜自身有着哪些资源,符合哪些标准的话,但是在现实中如果没有实现的话,这样的过程也就能够被投诉,也就是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原则。而对于这样的不诚信的行为,只能够通过“摘帽”进行降级,才能够实现。一方面,这样的“摘帽”是一种警示效应,让每个景区都能够懂得,只有严格要求,遵守诚信原则,才能够奏效;另外一方面,对于其他景区也是一个鞭策,没有“摘帽”,不是太好,而是基本符合条件罢了。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按照这样的逻辑延续下去,让每个景区都明镜高悬。
让“摘帽”和降价并行,才是诚信治理的关键。同时,我们又需要清楚看到,对景区进行诚信整治活动,目的在乎惠及消费者。而如果景区“摘帽”之后,票价没有降低的话,可以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明白,对于景区治理来说,必须能够让降价同时与“摘帽”存在,才能够对于景区形成真正的威慑力。因为,如果不从降价上进行约束的话,我们获得的将会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尽管景区“摘帽”了,但却没有获得降价的惩罚,他们仍旧可以继续经营,继续侵害消费者的行为。
不难看出,景区“摘帽”,也为我们整治景区的现实提供了现实可以依据的筹码。在这样的筹码背后,我们能够看到,遵守诚信的原则,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而不遵守诚信的基本原则,就注定会消失掉很多利益。只有让景区的长远发展和利益进行挂钩,他们才能够懂得其中的真谛,也能够明白这样的基本道理。那就是,“景区摘帽”开启了诚信治理的新范式,也提供了每个景区长远发展的“良药”。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