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从实物国家到信用国家(下)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04】 【阅读次数:2824】 【打印】

  很多人谈到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时,总会提及人口红利消失和制造业成本优势削弱。但从全球看,当中国制造的优势受到侵削、实物产出的成本竞争力下降时,中国信用的优势正在建立。其核心是人民币在全球越用越多、越用越好。

  以2004年港澳地区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为起点、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需求上升为契机,人民币跨境使用越来越普遍,与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已达到174个。去年人民币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今年5月人民币在全球资金结算中的比重达到12%。比如,中国从中南美洲和中东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目前这部分进口中人民币结算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66%和58%。

  自2011年允许境内机构以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后,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和使用规模也越来越大。加上人民币跨境金融投资的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银行先后与28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与多个货币实现了直接交易,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

  不难看到,中国信用正越来越通行,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人民币必将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主要货币之一。

  当然,目前人民币在全球整体结算中的占比还很低(1.47%),和美元(占比41.63%)、欧元(占比32.35%)有较大差距,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还没有完全建成,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深度还不够。人民币要真正与美元、欧元并立,除了经济、贸易、金融实力的提高,和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治理的现代化与法治化程度、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以及承担国际义务的程度,都有密切关系。但是,作为一个努力方向,中国必须自觉地开启从以实物供天下以信用供天下的历史征程,由此带来的对国家竞争力的理解也亟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中国如何成为一个更受世界尊敬和信赖的伟大经济体。

  最后还要看到,在相当长时间内,人民币和美元并非互相排斥的关系。近一两年,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快速增长,美元占比也在大幅攀升。中国有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反而令人民币国际化得到更广的接受。合则两利而不是非此即彼,应是明智可取的方向。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