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园区法院悬赏寻“三无老赖”

【新闻来源:姑苏晚报】 【发布日期:2018-01-22】 【阅读次数:2112】 【打印】

“谢谢你们,也请替我向举报人表示感谢……”在园区法院执行庭办公室里,申请执行人章某握着承办法官的手,不住道谢。原来,章某通过园区法院执行悬赏机制寻找的失信被执行人季某“落网”了。 

2015年春天,季某因手头急需用钱,经人介绍结识了章某。章某借给季某120万元,并约定了归还日期和利息。谁知,借款到期后,季某分文未还,并以生病等理由拖延,章某无奈之下诉至园区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季某还款,法院审理后,予以支持。判决生效后,季某仍然没有主动还款,章某只 

得向法院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承办法官发现季某早已更换了手机号码,不知去向,其名下既没有存款也没有房产,就连唯一查封的小型轿车也无法扣押到位,是一个典型的“三无老赖”。由于章某没有更多的执行线索提供,承办法官也已经穷尽了一切执行手段,法院依法裁定执行程序终结。 

去年9月,园区法院推出“悬赏保险”制度,通过向有效线索举报人发放赏金的方式,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 

为此,章某主动联系承办法官,要求通过悬赏公告的方式继续寻找被执行人季某的下落,并承诺向有线索举报人支付5000元赏金。 

“园区法院吗?你们公告上的季某正在××小区的棋牌室里……”今年1月8日下午,园区法院执行110热线响起,值班干警接到了这样一个举报电话。案子可能要有眉目了!”值班干警迅“速集结人员,赶赴××小区的棋牌室,只见季某正坐在角落里搓麻将。最终,章某和季某于次日下午就债务解决问题协商一致:季某先行支付20000元履行款,并尽快还清剩余债务。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