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为何明知欠薪失信却为之?关键还是失信成本过低。因此,对这类企业除了依法处理外,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其切实履行基本的企业责任,否则就要为之付出更大代价。
春节之前,企业欠薪的新闻又成为关注点。特别对于一些遭遇欠薪的农民工来说,辛苦了一年却不能拿到足额的工资,对此现象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18日,媒体曝光苏州10家典型的欠薪企业,让这些企业处于舆论监督的“风口”,后续的动向也就更令人注目。
其实,就像惩处欠债不还的“老赖”一样,对于欠薪企业也要拿出更有威慑力的措施来解决。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欠薪后照样活得很逍遥,并没有付出相应的失信成本。现在借助舆论曝光,至少让这些企业感受到被曝光的压力,并能考虑企业形象受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也能促使企业赶紧还钱。
企业欠薪,固然会有多种原因,但在对工人薪水上绝不能打马虎眼。应该说,对于出现的欠薪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已经进行了专项检查,可依旧能发现随意拖欠薪水的现象,而且有些拖欠的原因还不可理解。有些企业为何明知欠薪失信却为之?关键还是失信成本过低。因此,对这类企业除了依法处理外,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其切实履行基本的企业责任,否则就要为之付出更大代价。
当然,要有效解决企业欠薪的问题,更多还是要着眼于事前预防,只有让那些企业能及早地感觉到制度约束和监督压力,才会避免欠薪的发生。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诚实守信,既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市场主体的要求。像“老赖”这样失信的个人,需要付出“寸步难行”的代价,那么,“欠薪企业”也理当如此,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