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抽查的基础上,全年为13类消费品监测潜在风险,通过前期筹备,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数据库将于今年建立;为220万只气瓶加装“智能身份证”,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气瓶制造、检验、充装全方位监管……去年以来,苏州质监部门创新举措发挥职能优势,着眼民生热点,精准直击产品安全隐患,为市民当好“质量卫士”和“质量参谋”,筑牢“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管”三道产品安心消费“防火墙”。“
让暗藏隐患的产品无所遁形
加快建立风险产品追溯处理机制
新车内部气味难闻让人不放心,于是,不少人在车内用上了空气净化器。为了帮助市民了解这些“利器”净化空气的“能耐”有多强,去年夏季,苏州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乘用车空气净化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行动,质检人员模拟市民日常消费习惯,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网购平台购入数十批次主流品牌样品进行“体检”,比较性能。适时公布的监测报告中,不仅对各款产品去除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表现进行分析,还从产品价格、不同净化原理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消费建议,让检测服务更“接地气”、更顺民需。
去年一年,苏州质监部门在针对16类产品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抽查这个“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强化了对防霾口罩、儿童睡袋、充电宝、车载空气净化器等13类热门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管理。让那些“逃”过了常规抽查、却暗藏隐患的不安全产品也无所遁形。同时,质监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组织开展“地条钢”、农资化肥、电线电缆、货车超限治理等多项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制假、售假案件41起。
经过前期筹备,今年,苏州市质监局将建立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数据库,加快建立风险产品追溯处理机制。
一张“证”保障计量器具准度
两大惠民工程打响服务品牌
商家称重用的电子计价秤,加油站的加油机,家用血压计,停车场电子计时收费装置……这些常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市民的“菜篮子”“钱袋子”以及健康。去年,苏州质监部门持续推进“健康计量惠民”“诚信计量惠民”两大工程,并启动一系列计量专项检查。多年来实实在在的检测服务,已为“质监惠民”打响品牌。
去年10月19日,苏州质监部门计量人员走进狮山街道金色社区,为居民提供家用血压计免费检修、校准服务,随着当天居民送检的最后一台血压计完成“体检”,拿到检定合格的“小绿证”,2017年苏州市“健康计量惠民”工程圆满画上句号,此后,市区4个免费服务窗口仍然接受市民血压计送检。从去年3月到10月,“健康计量惠民”工程活动走进市区百家社区,为居民免费检修8344台家用血压计,并“签发”了作为“健康证明”的一张绿色卡片,上面不仅有血压计的“身份证号”,还标明了检定合格日期,让便市民在日后定期送检,保障血压计的准确度。
去年的“诚信计量惠民”工程,则为商贸流通领域3831家商户的11204台在用电子秤,以及374家集贸市场的23435台在用电子秤实施了免费检定。除此以外,加油机、停车场电子计时计费装置等一系列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也同期开展。所有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都加贴、更新了强检合格证,方便消费者了解相关计量器具是否精准。
杜绝“定时炸弹”流入市场
“智能身份证”管住220万只气瓶
近年来,全国各地瓶装液化气事故频发,过期瓶、报废瓶、翻新瓶成了城市中的“定时炸弹”。保障气瓶的使用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去年,气瓶专项整治被列入去年苏州市安委会六大专项整治工作中。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气瓶实施长效管理,全市220万只气瓶加装了二维码“智能身份证”并实现数据上传。通过扫描每只气瓶的唯一码,瓶号、制造单位、出站状态、是否存在缺陷、检验有效期等信息都能获取。不经过身份验证的气瓶无法加气。通过与质监部门动态监管系统联网,气瓶使用、充装行为可实现全过程监管。有效遏制了“问题气瓶”流入市场,进入居民家中。
苏州的特种设备拥有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为了“细织”特种设备“安全网”,去年,苏州质监部门探索实施老旧电梯第三方监督检验模式,大力发挥电梯物联网监管平台的作用,同时强化对气瓶、游乐设施运行安全的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工作等。全年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及生产单位6369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59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