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招生季要留神 有这些“门路”的可能是骗子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05】 【阅读次数:2239】 【打印】

为了让孩子顺利上学,周女士到处找人托关系,花了一万元,总算拿到了一张中意学校的《入学通知书》。然而,今年2月12日,周女士带着孩子到某小学报到时,却傻了眼。门卫说,这张《入学通知书》是假的。园区公安分局经过连日侦查,发现和周女士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多名家长,涉案金额高达10余万元。

花万元买张假的《通知书》

被骗的不止她一人

周女士和丈夫都是从外地来苏打工,由于社保等原因,他们的孩子只能上私立学校。夫妻俩想“找门路”上公办小学。2016年7月份,周女士经人介绍,找到了辖区一个中介公司,老板朱某称,可以搞定孩子入学的事情,但需要1.5万元疏通关系。周女士先后交了1万元,但是事情一直没能办妥。

2016年9月1日前,朱某带周女士见了一位自称是辖区某小学的陈老师。“陈老师”解释,因为政策严格,所以不太好入学,让孩子先去私立学校读书,两三个月后再转进公办小学。今年1月,“陈老师”把一份入学通知书给了周女士,通知书上说2月12日下午2点报到,还盖着学校的公章。周女士到了学校才发现被骗,后悔不已。与此同时,园区警方陆续接到家长报警称,因介绍入学而被骗。办案民警发现,有近十名受害人,涉案金额高达10余万元。

“老师”竟是药店导购

利用家长急切心理成功行骗

根据掌握的线索,园区警方一举抓获了涉嫌诈骗的嫌疑人朱某、陈某、邹某。经查,三人在明知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以帮助他人孩子进入辖区某小学就读为由,每人收取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好处费。

陈某交代,她是一名药店导购,并非小学老师。自去年6月开始,三人陆续从受害人处收取10余万元。由于受害人不停催促,三人害怕事情败露,因此,陈某利用本地人的身份冒充辖区某小学的老师,伪造了多张入学通知书。

受害人周女士说:“第一次给孩子办理入学,也不清楚具体的入学流程和手续,因为特别希望这个事情能够办成,所以看到有公章的入学通知单就立马相信了。”

警方:家长切勿盲目“找门路”

警方表示,由于苏州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数量庞大,入学需求旺盛,不法分子便趁机想方设法捞钱。马上又到招生季节,民警提醒,切勿相信所谓的“找门路”,外来随迁子女入学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家长要关注教育部门的网站,详细了解新生入学的条件。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