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苏州七旬老太出门突发脑出血 社区好心人急救恰如其分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30】 【阅读次数:3334】 【打印】

日前,家住竹辉新村的70岁老人李兰娣在养一社区门口的路边晕倒。正巧附近就是竹辉卫生所,几个热心肠的居民马上抬起晕迷的老人送过去急救。经查,老人血压非常高。卫生所医生急救后,老人又被送至大医院做手术,所幸转危为安。

  老人倒在地上,该不该扶?对此,有很多争论。幸运的是,李兰娣晕倒以后,有热心人及时出手。不过,在专家看来,仅仅把老人扶起来是不够的,更需要知道怎么扶。目前,苏州很多地方都在开展类似的急救知识培训。沧浪街道还建起了全民急救体系。

  危险 七旬老太出门脑出血

  当天9点多,李兰娣感觉血压有点高,就出门去附近的竹辉社区卫生服务站配药。服务站在养一社区大门通向竹辉路的小区主干道边,她从里头走出来没多远,就感觉头昏目眩,之后就瘫坐在地,往后一仰失去了知觉。周围好心人见状,马上喊来服务站医生,一起将她抬了进去。

  经检查,李兰娣的血压(上压)已经上蹿到220,医生猜测可能是脑部血管出血了,情况非常危急,马上给她服降压药。然而,她已深度昏迷,牙关紧咬,值班的顾医生用手撬开了她的牙齿,帮她服下降压药,顾医生的手指都被咬破了。

  几分钟后,120赶来,把李兰娣送进了医院。检查下来,是高血压引发的脑部血管瘤出血,马上进行了手术。主治医生说,幸好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迅速急救,稳定了血压。如果血压继续升高,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李兰娣身体已恢复,她感谢了当天急救的几位医生,还想寻找当时抬她的几个好心人。

注意 跌倒不能盲目施救

  养一社区书记薛芹介绍,今年仅养一社区内就已发生了3起老人倒地的急救事件,均是有急救技能的居民们在救护车赶来之前自发急救,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一切,主要归功于养一社区定期组织人员参加街道“SOS家庭急救站培训。急救培训对象不仅是居民,还有社区内的幼儿园老师、物业经理、小区保安、辅警等,目前急救培训已有100余人。

  “SOS家庭急救站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唐振宇说,将李兰娣抬进卫生服务站的小区保安唐三虎等人都是受过急救培训的。唐三虎等人不仅有扶人的勇气,关键是还知道怎么扶。因为从公共场所摔倒事件的实际情况来看,摔倒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外力撞击的、有头晕目眩的、有腿脚不好的。因此,对跌倒的人不能盲目施救,施救不当会加重病情或造成更大的伤害。比如受外力撞击骨折的人,如果随意移动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当时,唐三虎等人看到李兰娣晕倒,没有随意移动,而是先冲进卫生所喊来了医生。

  唐振宇说,由这件事他联想到今年2月,35岁的深圳女白领梁娅在地铁口猝死的事。在她生命的最后50分钟内,没有人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对她实施基本急救。这一悲剧,不在扶不扶,而在应急机制缺失和应急能力不足上。当时两名地铁工作人员最先赶到现场,然而在长达40多分钟的时间里,因为没有急救技能,只能空守在一旁,等救护车赶来时梁娅已经死亡,看似冷漠,实则无奈。

“SOS家庭急救站

  筑起拯救生命第一道安全网

  唐振宇坦言,一个鲜活生命离去的背后,是全民急救技能缺乏的现实。沧浪街道社会组织“SOS 家庭急救站2012年底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在13个社区内普及急救知识,同时培养更多的救护员来传播急救技能。今年以来,街道分片对辖区公共服务一线人员进行了集中的急救培训,如社工、居民骨干、学校老师、物业管理人员、保安等。因为他们碰到意外和突发情况的可能性最高,特别是在古城区一些老人较多的小区内,容易碰上老人晕倒的突发意外。除此以外,今年沧浪街道还在市、区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建起街道应急救援队,各社区成立了急救小分队,这样横向覆盖街道至各社区,纵向覆盖各行业,建起了一套全民急救体系,筑起拯救生命的第一道安全网。

  “SOS 家庭急救站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急救培训100多次,培训达2300人次,目前辖区有初级救护员800多人,应急救护培训讲师3人。街道成立的应急救援队,在辖区内推广和普及急救知识,在发生危难时起到自救、互救的作用,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培训目标。救援队还在街道大型户外活动中起保障作用,比如今年在盘门景区的第十届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维稳,以及今年4.27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中,模拟了公共场所大型踩踏事件情景下,急救队对各种伤情的处理,有头部流血的,有颈椎、腰椎受伤的,有前臂流血不止的,还有昏厥的,给居民们上了生动一课。而各社区里的急救小分队会每天轮流在街巷巡逻,碰到这样的老人倒地事件,急救小分队发现后就会迅速展开科学的、有效的救助,降低残疾、减轻伤痛,并为医务人员的施救赢得时间。

    原标题:七旬老太出门突发脑出血 社区好心人急救恰如其分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